2013年12月28日,慶豐包子鋪月壇店,當日中午習近平主席在這家店內吃了午餐,圖為“主席套餐”:二兩豬肉大蔥餡包子,一份炒肝,一盤芥菜。新京報記者 黃月 攝 趙力 李丹丹 文
《八項規定改變中國》
  《八項規定改變中國》今年4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書中以八項規定為切入口,對八項規定出台的背景等內容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論述。對此,本報記者採訪了新華社湖北分社社長、本書的作者之一梁相斌,從《八項規定改變中國》一書的寫作初始談起。
  【作者簡介】
  梁相斌 歷任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黨委書記等職,現任新華社湖北分社社長、黨組書記。主要專著有:《中西方新聞戰》《影響中國的480天——毛澤東在東湖》《歲月鉤沉》《黃土忠魂》《秦人入楚記》等。
  祝捷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獨著或與人合著著作10種,發表論文50餘篇。
  本書以八項規定為切入口,對八項規定出台的背景,八項規定給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帶來的變化、八項規定昭示的執政黨的執政理念治國方略以及中國夢藍圖進行了梳理和論述,力圖從實踐到理論層面引導全黨同志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共識,增強全黨同志的理論自覺和制度自信。
  【八項規定部分內容】
  ●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瞭解真實情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
  ●要精簡會議活動,未經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活動。
  ●要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
  ●要規範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
  ●要改進警衛工作,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
  ●要改進新聞報道,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
  ●要嚴格文稿發表,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
  ●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
  1 2 下一頁 flag:falsetitle:專訪梁相斌:八項規定改變中國不可逆轉source:新京報count:4901time:2014年06月21日 12:02:28body:
  八項規定改變了“官本位”觀念
  新京報:這本書當時的寫作背景是怎樣的?
  梁相斌: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八項規定,對規定能不能執行,各界存在疑慮。結果沒幾天,風就硬起來了,在全國颳起來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陣風能刮多久,能不能刮下去,能不能解決腐敗問題。又過了幾天,人們發現總書記出門不要警車開道不要住大房子,大家一下子知道是來真的了。
  我當時也在想這個問題,中央搞八項規定,肯定是影響中國的大事情,而且我發現,這個事情真的要幹下去了。
  最初我打算給這本書起的題目是《八項規定影響中國》,後來覺得不僅僅是影響,規定還決定了中國的走向,所以想用《八項規定決定中國》,再後來覺得還是不對,應該是“改變中國”。開始給這本書搞了八個章節,確定由新華社國內外八個記者來寫,也與記者進行了溝通,大家也願意一起來寫。過了幾天我又在想,由我們新華社來寫這本書,會只有一個視角,所以改變了主意,決定與著名學者祝捷來一起完成本書,他也很優秀,在湖北青年學者里很有影響力。
  新京報:“改變中國”里有哪些確切的改變呢?在書的第一章里提到了比如言語、舌尖、車輪、樓堂中的改變。
  梁相斌:首先是改變中國長期以來的一種“官本位”觀念,我們從奴隸社會開始,貴族可以決定奴隸的生死;封建社會,帝王官員決定老百姓的生死;到了民國依然維持著一個上流社會。所以很多人要當官,覺得當官可以耀武揚威、出人頭地,他們把共產黨幹部是為人民服務,為老百姓當公僕的這些東西都忘記了,所以八項規定非常好,改變了中國的官文化。一直以來共產黨官員為人民不懈服務是我們的宗旨,但是很多人違背了這個宗旨。這種改變很重要,而改變後能不能堅持也很重要。
  新京報:在本書的第四、五章里,提到了很多八項規定出台後社會風氣的轉變。你說堅持很重要,你覺得是否能堅持呢?
  梁相斌:有幾個原因我覺得能堅持下去,第一是腐敗的享樂主義人們已經深惡痛絕,而黨內對形式主義也很反感,所以這次八項規定是得到了黨內外的高度共識。第二是總書記率先做,我們是上行下效的文化,上有所好下必投之,領導嚴格要求自己,下麵的人也會照做。我在分社看到,省領導也不敢讓警車開道了,開會也不搞鮮花了,也不豪華宴請了,很多無效會議也不去了,這樣一級帶一級,已經成為一種風氣。
  越來越嚴,越來越廉
  新京報:你剛纔提到一開始大家對八項規定能不能執行是有疑慮的,那你覺得是什麼事件或節點,讓大家消除了這個疑慮?
  梁相斌:總書記到深圳,他在路上不要警車開道,這就是上行下效的狀態。底下人看總書記已經這樣做了,高級幹部就會跟著做,中級、基層幹部也都跟著。這一屆中央給出的最大信心就是,要別人做的自己先做,就是所謂的“打鐵先要自身硬”。不搞那些做不到的。我就不讓你發粽子還不行嗎?不發賀卡和月餅還不行嗎?我到你單位去查賬,堅持這樣做,只能越來越嚴,越來越廉。我覺得再過20年看這段歷史,那是驚心動魄的,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中興轉折。現在有些官員不適應。有牢騷,但是這樣的做法才是得民心的,能看到總書記的決心,如果能堅持10年,就會成為一種定式,成為做人做事的標準。
  新京報:在這本書里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例子,比如習大大的套餐。
  梁相斌:把領導人吃什麼,展現給國內外的人民,是說明他們的一種作風,這種作風可以代替下麵過去的鮑魚魚翅。而他的套餐現在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大家都知道,總書記就是這樣的。
  新京報:同樣我們也在書里看到很多平民的感人故事。
  梁相斌:這種轉變是全方位的,文化、政治、意識、社會各個方面的轉變。包括現在很多人對轉變這件事還有疑慮,但我認為是這些人沒有考慮透,轉變已經不可逆。我在基層組織記者進行報道,老百姓對這些轉變是非常歡迎的。這些轉變也讓我們更有信心,我們也是黨的隊伍里的一員,對黨真的帶動老百姓建立和諧社會有了信心。不然貧富差距,特權盛行,老百姓能服你嗎?那你能執政嗎?
  新京報:在這本書的結語里,也提到“永遠在路上”,是不是說明這件事還是任重道遠?
  梁相斌:困難會很大,首先還是我們很多領導幹部,沒有解決當官為了什麼的問題。第二長久以來在官場形成的官文化容易反彈,所以要靠制度和自律來約束。第三是追求目標的問題,這些社會需要安貧樂道的人,而不是僅僅為了當官能光宗耀祖。還有,多年已經形成的崇拜物質和享受的狀況,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我們要把住幹部入口,敞開幹部的出口。把真正有理想、想幹事、不給自己謀事的人留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 書摘
  “與總書記偶遇”
  2013年12月28日,一則微博引發了全國“慶豐包子鋪”熱。當天13時20分,網友“四海微傳播”發佈微博,內容為:“親們,我沒看錯吧?!習大大來慶豐吃包子啦!果斷上圖。”微博同時配發了習近平同志在慶豐包子鋪月壇店的照片。一分鐘後,該網友再次發佈微博,內容為:“習大大排隊買包子,還自己買單、端盤子、取包子。以後慶豐可以出習總套餐啦。”
  “朴實之風迎面而來”
  2012年12月底,在河北阜平考察期間,習近平同志住的雖是套間,但面積也不過就是十六七平方米大小。習近平同志說:“小房子優越性很大,走兩步上廁所,打電話,都很方便,縣裡頭有這樣條件就可以了,縣委再搞得太豪華了沒必要了。”
  “不轉型不行了”
  “湘鄂情”曾經是高端餐飲業的一塊標誌。八項規定出台後,“湘鄂情”首當其衝,成為受損較大的餐飲企業之一。2012年“湘鄂情”全國所有門店虧損的只有6家,而在2013年第一季度,在27家直營店和9家加盟店中,虧損門店已經達到23家之多。“把高端全部關掉”,面對史無前例的壓力,“湘鄂情”董事長孟凱表示,“我們要做中國人的飯堂”。(記者 薑妍)
(編輯:SN0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r46krwo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